webinar 湛山空中法堂 20210108 s1-2

湛山空中法堂

第一單元:
在逆境中修學佛法

第二講:
疫情對我們心理的影響和對治的方法

2021.01.08

空中法堂之一第二讲

Video 講座視頻播放

Part 1 (上):


Part 2 (中) :


Part 3 (下) :


Audio 講座音頻播放

Script 講義

第一單元:在逆境中修學佛法
第二講: 疫情對我們心理的影響和對治的方法

  • 上一講,說到佛教徒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

1. 苦樂的差別 2. 無常變化 3. 正向思維

4. 以境驗心 5. 如何反省五個方面

  • 這一講的主題是:疫情對我們的心理影響和對治方法:

1. 疫情對我們造成什麽心理影響

2. 如何用佛法化解負面的心理障礙

一、疫情已經造成的心理影響

  這次的疫情給大家造成的心理影響極大,其中:

孤獨、恐懼、焦慮、壓力和抑郁。

因爲疫情改變了原有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式,很多人一時之間無法適應,對未來缺乏自信和希望,似乎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所以做任何事情,沒有激情,沒有動力和興趣。 情緒也就因此會浮躁、抱怨、抑郁乃至於産生悲傷和失望。 這些負面情緒會影響我們生活的品質,每天無精打采、徹夜難眠。 輕者情緒低落,重者會患上心理疾病,不知不覺中就覺得人生沒有意思。

此時,佛法就十分重要,因爲有了佛法的智慧才有勇氣去面對疫情中的各種煩惱。

二、如何用佛法化解負面情緒

  我們有了病就要去治,而這種負面的情緒也是病,如果不去醫治,將來就有可能會患上更嚴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

我們要用功修學佛法,聽懂佛所說的每一句話,理解佛經所講的道理,用正確的思維來對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逆境中得到解脫。

(一)、心病來自於心裏的迷惑和黑暗

佛陀告訴我們迷、悟就在一念之間。 這次疫情迷失了大家原有的方向,衆生看不懂事物的真相就會迷。

迷和悟,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困惑"和"想通了"。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用冰和水來比喻,人在迷惑時,就像水凍成冰一樣,思想凝固,動不了了,鑽牛角尖了。 如果要想通,就像堅冰融化成流水一樣,就能自在流動。 所以我們需要找到讓水流動的方法,就是破迷。 什麽方法呢? 就是找回自己的本有般若自性。 正如六祖壇經所說:"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二)、學會正思維

對事物的覺察和認知,一切行爲的發生都是由我們的心所左右。 意念産生主導我們的行動。 如果我們的心有一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那麽就會有充足的動力;如果我們的心産生了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維方式,就會引發不善的行爲。

正思維是一種安穩的,能夠讓我們離苦得樂的學習方式。 有了正見和正思維,生起智慧的力量,能夠從根本上對治一切負面的情緒。 所以作爲佛教徒要學會正思維的模式,不要讓疫情的現狀迷惑了你們的心。

(三)、明心見性可以化煩惱爲菩提

衆生與佛就在迷悟間。 一念迷,佛是衆生;一念悟,衆生即是佛。

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中說"不悟","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 如果有禅修的體會,"一念悟時",粉碎了當下的能所,粉碎了身心,那一刹那,你就能真正體會到一切都是佛。 相反,當迷的時候,盡管佛菩薩跟我們同在,我們卻感受不到,這就是迷了。

所以在今次的疫情期間,有不少人迷惑了,因爲你迷惑了就失去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大家面對疫情就措手不及,束手無策。 所以我們要提起正念,轉迷爲悟,把這次的危機轉爲動力,化煩惱爲菩提。

三、禅修可以對治負面情緒

  禅修不僅可以對治身心的疾病,還可以對治負面的情緒。 止觀禅修是一種培養正面心理狀態的技能,可以讓我們保持特定的心理狀態成爲習慣。 藉由禅修可以對治負面的情緒:

  • 身心放松、減少壓力。
  • 精神專注、減少散亂。
  • 心態平靜、減少擔憂。
  • 智慧觀照、減少困惑。

四、把禅修作爲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剛才在開講之前,我先帶著大家短暫禅修了幾分鍾,相信有些同學體驗到甯靜的快樂。 這是我在講經之前的習慣。

大家如果能將禅修養成生活中的習慣,就像我們每天喝茶或是咖啡一樣。 我們或許可以沒有這個習慣,但是一旦有了這個好習慣,會增添生活中的樂趣和幸福感。

最初的時候是需要有毅力和恒心的堅持,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成爲一種習慣了。 所以我建議大家每天的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鍾。

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疫情下的不良習慣作爲生活的一種習慣。 我們要借著這種疫情下,培養好的禅修的習慣來代替不良習慣,成爲永久的習慣。 這才是佛法的智慧。

五、禅修的習慣來自於每天的練習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個功夫太高了,離自己很遠。 但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我們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不斷提升。

古大德高僧的修爲,也是從最基礎的禅修開始的,所以如果我們每天能抽出一些時間來禅修,不僅能靜心,去除負面情緒,還能對治昏沈和散亂。 特別是如果未來能夠達到"止觀雙修"的話,是可以成爲解脫的基礎的。

六、佛教的禅修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禅修不僅是佛教的獨有,其他的宗教也有類似的禅修方法。

中國的道教把禅修,稱爲"氣功"或"吐納"。

基督教也有禅修,稱爲"靈修"或"冥想"。 由此可見不論哪個宗教,都對靜坐與禅修很重視。

佛教主張的禅修,與其他宗教最大的區別,在於"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導向解脫"。 止即是定,要達到"心專一境"; 觀也是慧,在止的基礎上,體悟"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

七、 禅修的好處

  禅修的好處很多,我們只能選擇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能強身健體,對當下疫情期間,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從五個方面來介紹禅修的好處。

(一)、禅修能夠解壓。

禅修如同手機充電器! 能夠迅速給身體充電,消除疲勞、恢複體力、解除壓力。

禅修時,身心完全放松,心專注在身體的動作或感受上面,每個當下只專注於一個最明顯的目標,對治散亂的心。

人們常說累,主要是心累,因爲思慮、擔憂、欲望、思想包袱太多,妄想紛飛。 禅修通過收攝眼、耳、鼻、舌、身五個根門,只留下一個意門,捕捉我們的心念,觀照我們的每一念心。

(二)、禅修能夠莊嚴身心。

禅修讓我們的心得到了清淨,我們的言行也會因此變得清淨。 心變得平靜安詳,所以就會感受到輕安快樂。 在身體方面也能感覺到舒適自在,氣血通暢,身體的機能恢複到最佳狀態。 因此,我們的膚色會變得紅潤光澤,整個人顯得清新自然,神采奕奕。

(三)、禅修能夠治病。

如果我們的身體有毛病,我們就面對接受它,不要刻意排斥疼痛,也不要擔心疼痛何時消失,而是冷靜地觀察疼痛的感受。 通過正念觀察,就能夠戰勝疼痛,並有可能徹底治愈疾病。 這在醫學界已經有證明,正念禅修對治療疾病非常有效!

(四)、禅修是積累善業。

禅修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積累善業。 而禅修者因爲身心清淨,能時刻保持正念,不善的心就很少會生起,而生起的是善心。 長期堅持禅修,達到一定的量的積累,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效果和利益不可思議!

(五)、禅修是修行的根本

通過修習止觀禅修,我們就可以斷除煩惱,實現究竟解脫。 這是其他運動所不能達到的。 禅修其實是一項心靈的運動,是可以探索心靈、發現自我、認識生命本質。 其他的運動只是幫我們釋放壓力,暫時使心平靜,但並不能增加我們的智慧,而禅修能令我們智慧增長,調整身心,獲得顫抖,淡然面對疫情。

結語:學會在逆境中修學佛法,運用佛陀的智慧,透過止觀禅修調整身心,勇敢面對疫情的挑戰!

下一講1月29日,我會具體講解"止觀禅修"的要義和方法。 期待下一次與大家相聚在"湛山空中法堂"。

最後祝大家吉祥如意! 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