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繪畫藝術展-《循律明心·壤巴拉唐卡藝術展》在加國五台山隆重開幕 2025年10月16日,加國五台山善財廳迎來了加拿大史上規模最大的唐卡繪畫藝術展-《循律明心·壤巴拉唐卡藝術展》隆重開幕,吸引了各界嘉賓和人文藝術愛好者齊聚現場。 唐卡,這一捲軸繪畫藝術發祥並成熟於中國青藏高原。千餘年來,唐卡逐漸發展成為藏傳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內容豐富,涵蓋諸佛、菩薩、本尊、護法、歷代祖師及地方神祇,也囊括藏醫藥、天文歷算與吉祥圖案等實用與象徵兼備的圖像。藝術風格兼具嚴謹構圖、濃鬱色彩與象徵意味,多元融合了中國內地中原地區、江浙地區,以及尼泊爾、印度及中亞等地的繪畫技法。從繪製唐卡,如彩唐、金唐、紅唐、黑唐,再到織繡唐卡,如缂絲、堆繡、刺繡等,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技法層次與歷史文化內涵。 本次展覽以「循律明心」為主題,寓意遵循自然與內心之節律,用心感悟藝術的真諦。 “壤巴拉”,源自“壤巴拉塘”,藏語意為“黃財神居住之地”,即今天的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在這片千年藏傳佛教文化滋養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唐卡藝術家與工藝傳承人。這次展出五十餘幅優秀的唐卡作品,即來自壤塘縣壤巴拉非遺傳習協會,是協會青年藏族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作品。 加國五台山為融合宗教、文化、藝術、教育、環保與旅遊於一體的文化聖地,始終散發著源源不斷的熱力與光明。加國五台山期望以本次展覽為契機,讓東方古老文明的智慧之光照耀北美,接續漢藏文化交融在當代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促進東西方之間的文明對話和交流互動。亦藉此因緣,緬懷湛山精舍開山宗長性空長老,感念法緣和合,願以藝術淨心,以心傳法,共證菩提。 加拿大佛教會這次與壤巴拉非遺傳習協會「跨越山海」的合作,共同呈現這場跨越國界的漢藏文化交融共生的藝術盛會,也是加拿大佛教會、加國五台山「漢藏並宏、循律明心」弘願的真切詮釋。 來自多倫多和本地西人社區代表和藝術家們近百人前來五台山參加開幕式 加拿大佛教會會長、加國五台山住持達義大和尚在開幕典禮上發表演說 加拿大佛教會會長、加國五台山住持達義大和尚在開幕致詞中指出,這是加國五台山首次舉辦藝術類展覽,不僅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更承載著加拿大佛教會推動中西文化交流、弘揚佛教藝術的初心與願景。本次展覽不僅是加拿大史上規模最大的唐卡藝術盛會,更是一場漢藏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動實踐。同時,也願以此展覽為緣起,未來在加國五台山迎來更多元、更豐富的文化展覽,令佛法之光遍照人間,利益北美有情眾生。 四川壤巴拉非遺傳習協會桑州會長致辭 希望透過這次唐卡藝術展能發明心地、開現智慧 此後,四川壤巴拉非遺傳習協會會長、青年藝術家代表桑州致辭,他表示非常榮幸和喜悅,來到加國五台山這樣一個殊勝的道場舉辦唐卡藝術展。壤巴拉非遺傳習協會自2010年創建以來,免費給當地年輕人提供學習機會,傳習唐卡技藝,先後培養出了兩百多位青年唐卡畫師,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舉行了二十多場藝術展覽,並與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故宮等高校和博物館展開了教學和科研合作。他衷心希望能夠透過這些用心繪製的唐卡來發明心地、開現智慧,促進漢藏交流和中加友誼。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賀信和萬利高市議員Nick Mantas賀信 欣逢盛會,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也特地致信指出,「藝術的意義遠不止是一幅圖畫——它講述故事,傳達情感,並塑造文化認同。感謝所有參展藝術家展示你們的作品,為加拿大的藝術景觀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馬克·卡尼在信中向主辦方及全體藝術家表達誠摯祝賀,並強調:“今天的活動及在場各位的參與,體現了加拿大多元社區的團結與力量,彰顯了在國家認同中的重要作用。” 程洪波代總領事,在開幕式上代表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致詞說:唐卡,不僅是雪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更是漢藏文化交流互鑑的生動結晶。現今,作為全人類共同珍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早已超越地理與民族的界限,成為連結中國與世界、促進不同文明對話的橋樑。…
2025 Ullambana Festival 加國五台山盂蘭盆節孝親感恩供僧功德圓滿 The Ullambana Festival of 2025 continued a two-thousand-year Buddhist tradition, uniting people of diverse cultural and…
Wutai Shan Canada Beam-Raising Ceremony 加國五台山仿唐大牌樓升梁慶典圓滿舉行 On August 30, 2025, the Wutai Shan Buddhist Garden of Canada was filled with…
The sound of the standing bell is pleasing , relaxing and has the effect of awakening.
It also symbolizes Buddhism’s solemn, super mundane and pure image.
磬的聲音清脆、悠揚,具有振醒昏沉的作用,體現著佛教莊嚴、肅穆、超塵、清淨的形象。
Dharma-vessel is also known as Dharma instrument or Dharma tool…
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
also known as a Chinese temple block or wooden bell. It is often used during rituals in keeping the rhythm of …
以木製成的魚,在讀誦經文時叩擊之
The practice of “Three Steps – One Bow” is a profound form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requiring a steadfast mind that can endure challenges and achieve difficult goals …
三步一拜是一種修行,修行是一條艱辛的道路,要有“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之堅固心 …
Two 2-day classes, both taught in English:
Aug 24 & 25, 2024 and
Aug 31 & Sep 1, 2024
The Buddhist College of Canada Open Day 加拿大佛學院開放日 On May 25, 2024, the Buddhist College of Canada hosted its inaugural…
The Museum of Buddhist Art houses twelve wall-mounted display cases and ten freestanding display cases. The current exhibition showcases Buddhist statues from the three main traditions, namely Mahayana, Vajrayana and Theravada.
佛教藝術館共有12個通體展櫃和10個獨立展櫃。現在展出的佛教塑像主題展,收藏了佛教三大語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佛教塑像。